2021-12-16
危機公關策劃的由來自然是有原因的,比如企業的產品出了質量問題,也有可能是企業營銷內容出現問題,當這些問題引起了廣泛的負面輿論是,企業就需要制定一系列危機公關的處理方案來平息這樣的負面輿論。
那么,假如企業遇到了公關危機,到底應該如何應對呢?可以說這幾條原則很關鍵!
01.主動承擔責任原則
當事件發生后,作為企業不能推卸責任或拒不承擔責任甚至拒不承認有責任。當危機發生后,任何企業都應該首先表態承擔危機所造成的后果,而后再去追究危機發生的原因。
02.真誠溝通原則
當危機事件發生后,企業與公眾的溝通至關重要,尤其是企業與外部公眾的溝通更為緊迫。此時的溝通必須以真誠為前提,如果企業不是真心實意地同公眾、同媒體溝通,是無法平息輿論壓力的。俗話說,“真心換真心”、“將心比心”,組織若能把公眾的利益放在第一位,真誠地與公眾溝通,相信公眾是能夠通情達理的。
很多企業在危機發生后,喜歡避而不答,或者故意掩蓋大量的信息,這都不是理想的危機公關的方法。當真正的危機發生后,企業當事人避而不談和只談一半,都會引起輿論更進一步的猜疑。所以這個時候,企業應當主動安排發聲,無論是發表聲明、舉辦媒體溝通會還是其他方式,要針對媒體和輿論所關心的問題一一作答。
只有以誠相待,將自己置于媒體和消費者的角度去思考,提早準備好媒體和輿論所關心的問題,而不是一味的逃避問題,才是優秀的危機公關方法。
03.速度原則
輿論反響特別重大的危機,要是企業24小時內沒有官方的回應出現,那后來想要再平息負面輿論就很難了——這也就是危機公關處理中常說的“黃金24小時”——在24小時內,當事方必須要通過某些方式,與媒體和輿論展開溝通,一旦超過24小時,輿論就會懷疑企業的誠意。
以上就是危機公關策劃案中,企業必須要遵從的幾條原則, 公關危機不是一場戰爭,危機公關也不是一次戰斗。在危機中,企業勇敢地承擔責任,恰恰是一個企業有社會責任心的體現,甚至通過合理發生,還能將一次公關轉變為一次對企業有利的大型營銷傳播,這對于企業來說無疑是一件錦上添花的事情。